2018-01-04
庆云县金书小学,早在2014年9月山东省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建设期间,就在华乐思公司的支持下,使用“华乐思数字化课堂教学系统软件+平板电脑”,建立了信息化教学实验班,探索“互联网+无限课堂”的教学模式,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,取得了喜人的成果。下文即为庆云县金书小学上报给山东省教育厅的成果汇报材料,转自山东省教育云服务平台。
附:
庆云县金书小学:互联网+智慧课堂IPAD的教学实验
来源:山东省教育云服务平台日期:2018-01-03
www.sdei.edu.cn/wcms/wwwroot/sdedu/xxhsd/jszx/251848.shtml
我校自2013年9月启动了互联网+智慧课堂IPAD的教学实验,完善网络工程,实现校园局域网工程,成立互联网+智慧课堂平板电脑学习实验班,通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,使老师们能够熟练使用信息化手段教学,熟练使用多媒体及教学软件、学生学习软件,并在此基础上,实现翻转课堂,增大课堂容量,提高学生整体效率。
一、在第一批山东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建设期间,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:
(一)完成了无线网络工程,打通校内信息通道。县局为我校招标购置了专门的服务器,每个教室安装了无线APP,建成校园局域网,并且更新了网络系统,配置了平板电脑,在硬件方面做好了必要的准备。
(二)结合学校实际,于2014年9月在四年级成立了第一个信息化教学实验班,利用北京华乐思公司提供的平板电脑和软件开展教学工作,探索“互联网+无限课堂”的教学模式,通过近两年的实践与探索,成绩斐然,赢得了广泛赞誉!因此,在家长自愿和先期实验的基础上,学校又于2016年9月在三年级成立了3个信息化教学班,由家长自行购买海尔集团出品的青春小蓝平板电脑,由北京华乐思公司提供软件,选拔了9名参与多次培训、平均年龄在33岁的青年教师开展教学工作。新一届的“实验班”从10月份正式进入到通过平板电脑教学的模式,全体师生迅速进入“角色”。
(三)多举措开展了分批次、全方位、多角度的“培训”:信息化教学需要一支业务素质高、操作能力强、专心负责、朝气蓬勃的教师队伍。为此,学校花大力气对教师们进行了培训:时间上,固定培训和机动培训相结合;内容上,针对不同层次、不同需要,分类培训;形式上,集中培训、活动培训、外出培训、课题研究相结合。根据培训的进展情况,学校领导研究确定了信息化教学班主要人选,组织这批骨干教师50余人次,先“走出去”,到北京、哈尔滨、济南、青岛、潍坊、齐河三中等地取经问宝,零距离感受到“翻转课堂”带来的课堂活力;然后再“请进来”,请北京华乐思软件公司的技术人员到校“手把手”地指导我们的老师进行相关的操作。同时,学校还随时邀请县局电教站的领导、老师到校听课、指导,提高教师的授课能力。
(四)经过不间断的教学实践,老师们通过华乐思课堂教学和“爱作业”的课下练习、在线考试,指导学生很快熟悉了电脑的基本操作,课堂教学与课下学习基本能顺利完成!期间,关于实验班电脑操作的事情,老师们不分节假日,不管星期天,随时与家长、技术人员通过微信、电话等方式进行着广泛地交流,解决了网络转换、四网通用(移动、联通、电信、广电)的相关问题。
(五)为了改变目前课堂效率较低的现状,在市电教馆和县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,我们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,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借助互联网展现出更加不同凡响的一面。
1.让阅读更精彩
金书小学的阅读教学一直以来做得扎实有效,得到上级领导与学生家长的认可。所以,互联网下的语文教学就是结合我校的语文教学特色,通过近一年的研讨,定格为“80分钟大阅读教学”,即互联网下的“单元整合,海量阅读,读写并轨”的教学模式。具体流程为:
(1)课前指导学生对整个单元进行20分钟“前置性学习”,借助教学资源中的课文范读和有用PPT课件,让学生对整个单元的字词进行自主学习,自行解决对课文大体内容的了解。
(2)课堂教学的40分钟,先是5分钟的听读并对课文进行圈点、批注,然后结合老师的PPT课件,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,学习作者的写作特点和修辞手法;根据学到的方法,教师再推送课外小片段,迅速阅读并巩固。
(3)最后老师推送1到3篇拓展阅读的文章,再进行20分钟后置性学习巩固,也可布置小练笔。
2.情境教学更实效
英语教学与采取的同样是80分钟教学:
(1)课前对整篇课文进行20分钟前置性学习(课前由老师推送),借助教学资源中的课文范读和有用PPT课件,对整篇课文的单词跟读及课文的大体内容进行了解。
(2)课堂教学的40分钟,借助动画、游戏等情境课堂资源,对句型进行学习,同时多角度地开展的互动训练,然后利用“一起作业网”进行反馈。
(3)课后在学生平板电脑上,进行乐教乐学中的游戏训练,再进行20分钟巩固。
3.先学后教激兴趣
数学教学为40分钟应用教学,主要流程是学生借助老师推送的微课进行自学,然后在老师的点拨下进行交流或动手操作,最后完成互联网下推送的资源反馈练习。
二、成果与变化
(一) 激发了兴趣
信息化教学的开展,最明显的现象就是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。通过这样的教学,学生们兴趣盎然,大大提高了学习积极性。在信息化教学班的教学中,结合孩子的兴趣特点,课堂上老师变幻多样的教学内容,使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;大部分家长都反映,现在孩子们回家以后,主动完成老师通过网络布置的作业,作业做完后系统上直接批阅,给出评价;孩子可以当时进行更改,自信心也飙升。
(二) 提高了成绩
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,提高教学成绩,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。通过几个月的教学实践,学生的整体成绩有了明显提升。信息化教学班在刚开始的两个月里,由于老师和学生操作不熟练,导致初期的成绩根本没有起色,而且师生都还很累。但是,通过老师们不断地教研、磨课、坚持使用,到学期末,实验班的成绩有了很大提升。现在三个班的各科成绩,都名列同年级同科前三名,效果非常明显。
(三) 发展了老师
通过信息化教学,首先是改变了老师思维方式:老传统的“一根粉笔、一本教材”的教学方式肯定行不通;刚起步时那种简单的多媒体操作也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潮流;现在必须随时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并且迅速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能力,否则就会被淘汰。其次是教师的工作重心有了改变:传统的教学,老师们每天除了上课,就是批改若干本厚厚的作业,根本没有时间进行教学研究,更不用说开展创造性地工作了;自从任教信息化班以来,由于大部分作业不用老师再进行批改,因此课堂教学之外的时间,同学科的老师们都是在磨课、制作小微课、PPT、选择优质练习题等。老师的工作重心真正用在了研究教学上,上课的积极性增强了,又从另一方面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。
(四) 锻炼了能力
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,我们的领导人就提出:“教育要面向现代化,面向世界,面向未来”“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”。我们现在开展的信息化教学,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,借助当前互联网、大数据的信息化发展的优势,让孩子们通过各个学科的学习,学会相关的计算机网络知识,为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。现在,三个信息化教学班的孩子们,在电脑操作、录入文字、网络作业、信息查询等方面的能力从无到有,从生疏到熟练,从杂乱到规范,在逐步提高和加强。